关于印发《2025—2026年冰雪季辽宁省文体旅高质量融合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
辽文旅发〔2025〕42号
各市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沈抚示范区社会事业局:
现将《2025—2026年冰雪季辽宁省文体旅高质量融合发展若干举措》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成人电影
2025年11月10日
2025—2026年冰雪季辽宁省文体旅高质量融合发展若干举措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辽宁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抢抓冰雪季、备战“十五冬”,加快推动“冷资源”变成“热产业”,加快推动文体旅高质量融合发展,促进冰雪旅游提质升级,特制定如下举措。
一、工作目标
以大众冰雪为核心,充分挖掘辽宁冰雪文化内涵,深度整合全域优质冰雪资源,构建“冰雪+”“+冰雪”等玩冰嬉雪多元业态和场景体系,培育独具辽宁特色的冰雪生活方式,持续扩大冰雪消费能级。力争2025—2026年冰雪季实现全省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15%,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3%,推动冰雪经济成为辽宁振兴发展新引擎。
二、主要任务
(一)统筹省级特色冰雪主题活动
以“花式过冬 嗨游辽宁”为主题,举办冬游辽宁消费季主场活动暨第二届辽宁海洋冰雪节,深化“冰雪+”融合发展,重点打造“冰雪+温泉”“冰雪+运动”“冰雪+海洋”“冰雪+民俗”四大核心IP,策划开展冰雪温泉节、冰上龙舟超级联赛、大学生冰雪运动嘉年华、中小学冬季研学营等特色活动。围绕“冰雪旅游何以大众、大众冰雪何以辽宁”,向社会公开征集原创文章,鼓励社会各界为辽宁冰雪旅游发展建言献策。开展“回辽过年 来辽过年”“春满山海 福到辽家”“非遗贺新春”等系列活动,持续提升冬季文旅市场消费热度,让辽宁成为更多游客的冰雪旅游首选目的地和重要中转地。
(二)配套“1+N”亮点冰雪活动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指导各地围绕大众冰雪,推出1项市级代表性活动和多项特色玩冰嬉雪活动。支持举办“温泉滑雪节”“雪合战”“雪原那达慕”“雪地足球”“冰凌穿越”“冰上龙舟”“冬泳”等冰雪主题活动。推动各地将民俗、非遗、节庆等元素嵌入冰雪场景,差异化布局,实现“一市一品、特色多元”,培育一批具有鲜明地域文化标识的冰雪文化品牌。
(三)推出玩冰嬉雪精品旅游线路
整合冰雪、温泉、康养、非遗、文博、美食等文旅资源,串联冰雪体育赛事、主题展览、演唱会等活动,发挥“不太冷、不太远、不太难、不太贵”的差异化优势,打造沈阳——丹东等冰雪运动激情之旅、大连——鞍山等温泉康养休闲之旅、阜新——朝阳等历史文化探寻之旅精品冰雪旅游线路,将玩冰嬉雪同游景区、览名胜、过大年、逛灯会、观冬捕、泡温泉、看演出、听音乐相结合,满足冰雪旅游大众化、多层次需求。
(四)创新“冰雪+”“+冰雪”业态场景
开展省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标准认定工作,塑造更多冰雪旅游优质品牌。以大众冰雪文化为内核,推动冰雪旅游从“观景打卡”向“深度参与”升级,深度开发“冰雪+”和“+冰雪”旅游产品,促进冰雪旅游与体育赛事、海洋旅游、温泉康养、非遗民俗、特色美食、精品民宿等业态双向融合,构建“日游+夜娱”“传统元素+现代科技”全时段、全龄段冰雪旅游消费新模式,支持在文博场馆、景区、度假区、街区等场所打造互动式、体验型、社交化大众冰雪旅游消费场景。
(五)丰富城乡便民冰雪游乐空间
充分利用城乡口袋公园、社区(文化)广场、滨水空间等公共区域,因地制宜建设小型滑冰滑雪场、冰雪互动体验区、雪人堆砌区等群众性冰雪活动设施。支持各地结合在地历史文脉与城市标识,打造沈阳“盛京八景”、大连“滨海风情”、辽阳“白塔雪韵”等具有地域辨识度的冰雪景观。鼓励街道乡镇、社区村屯组织开展冰雪趣味运动会、亲子冰雪日等群众性活动,关注“一老一小”,丰富群众冬季休闲文化生活。
(六)实施冰雪旅游“引客入辽”行动
对组织省外、境外游客到省内开展冰雪旅游活动的旅行社给予相应奖励。旅行社在奖励年度内累计接待省外、境外游客达1000人天数(含1000)以上的,并以“一团一报”形式申报,予以每人天30元奖励。对于达到以上奖励标准的旅行社,团队行程中含有2个以上(含2个)国家级、省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或冰雪景观景区、星级温泉旅游企业的,额外予以每人天10元奖励。鼓励各地联动景区、餐饮、住宿等企业推出冰雪旅游优惠措施。
(七)提升入境旅游便利化水平
优化口岸签证措施,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提高出入境通关服务效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设立入境游客“冰雪服务驿站”,集成提供多语种旅游指南、城市交通卡、冰雪体验券等便利服务包。优化外国人住宿登记、交通出行、网络通讯、外币兑换、离境退税、景区景点门票预订等相关领域服务举措,加强英语、俄语、日语、韩语导游资源统筹调度,大力拓展线上预约渠道,提升重点冰雪景观景区、文博场馆等多语种导览服务能级。
(八)发挥冰雪赛事综合拉动作用
围绕重点冰雪赛事,依托赛事场馆及周边区域,探索打造集观赛、互动、消费于一体的“第二现场”活动区域,设置观赛大屏、冰雪主题市集、非遗展区等功能空间,促进“观赛+旅游+消费”有机联动。支持文艺院团、文博场馆、非遗传承人等在赛事期间开展冰雪主题演出、展览和互动活动,丰富赛事文化内涵。协同办好“辽宁省百万市民上冰雪”“辽宁省全民冰雪运动会”系列赛事活动。培育雪合战、冰上龙舟、冰凌穿越、传统冰嬉等富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冰雪活动品牌。支持发展“票根经济”,鼓励景区、餐饮、住宿等商户对持赛事票根游客提供专属优惠,拓展冰雪消费场景。
(九)促进冰雪旅游消费链条扩容升级
深度研发冰雪旅游文创产品,推动重点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设立冰雪文创专柜,提升“辽宁手礼”品牌影响力。协同推进“辽宁优品”区域品牌建设,支持国内外知名商业品牌在我省设立地区首店、旗舰店及创新概念店,鼓励开展新品首发、特色展览等活动。支持鼓励冰雪装备制造,拓展冰雪装备消费场景,倡导各地在重点商圈设置“冰雪运动装备体验区”,集中展销滑雪服、雪板、冰刀、防护用具等适配大众需求的装备产品。支持冰雪场馆与装备企业合作,提供“试用—租赁—购买”一站式服务,促进冰雪装备消费转化。
(十)深化冰雪旅游区域协同发展
充分发挥东北三省一区旅游业协同发展机制作用,深化冰雪旅游合作发展,联合开发冰雪旅游产品和线路,提升区域冬季旅游辨识度和影响力。整合辽宁海洋冰雪、吉林长白山雾凇、黑龙江冰雪大世界、内蒙古呼伦贝尔雪原等特色资源,共建跨区域精品线路,串联G331国道边境风情线与沈白高铁冰雪体验线,推出“冰雪+民俗”“冰雪+温泉”“冰雪+运动”主题联游产品。打响“东北冰雪”整体品牌,共享冰雪赛事、冬捕文化节、海洋冰雪节等资源,联合打造“东北一家亲”外宣形象,通过资源互补形成“1+1+1+1>4”的聚合效应。多渠道推动城市之间互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加强客源市场互动、游客互送,促进资源互补、市场共享,使东北三省一区冰雪旅游成为区域经济振兴的重要增长极,彰显东北全域冰雪品牌联动魅力。
(十一)推动冰雪旅游地区均衡发展
建立冰雪旅游“强带弱”联动机制,发挥沈阳东北亚滑雪场、棋盘山冰雪大世界、大连安波旅游度假区、本溪花溪沐枫雪温泉小镇、丹东天桥沟滑雪旅游度假地、营口何家沟滑雪场、阜新黄家沟旅游度假区、辽阳弓长岭温泉滑雪旅游度假区等高品质滑雪旅游度假地带动引领、辐射周边作用,推动全省各地冰雪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支持各地加强冰雪旅游供给协作,互补特色资源,形成城市联动、景区联动引流效应。鼓励开发冰雪旅游一体化产品,做好冰雪旅游热点地区客源分流,推动冰雪旅游均衡发展。
(十二)做强冰雪旅游形象宣推
健全完善冰雪旅游宣推体系,充分发挥新媒体矩阵传播优势,巩固提高全媒体宣传聚合效应。联动中央、省级等媒体策划开展冰雪旅游形象宣推,在省内外主流媒体、海外重点社交媒体平台和“成人电影”平台上开展体验直播、小红书达人体验等冰雪旅游宣传,增加主流旅游平台和社交媒体上的相关话题曝光量。利用“游辽宁”小程序,以短视频、图片等形式进行冰雪旅游产品及相关活动传播。推出高校主题推介会、校园路演、“学子卡”“冬游记”创意打卡等冬季专题营销推广活动,精准触达年轻群体,激活青年文旅消费市场,持续提升辽宁冰雪旅游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十三)强化冰雪旅游服务保障
推动冰雪景观景区、度假区、滑雪场等冰雪旅游场所实施强基焕新,开展景区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优化设置避寒保暖场所,完善旅游交通接驳服务,合理安排区间车辆往来频次,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强化旅游厕所管理,完善厕所标识系统,加强日常清洁维护,设置无障碍设施、手机加油站、母婴室等便民设备。联动应急、公安、交通、市场监管、体育等部门,联合整治冰雪旅游场所周边环境;规范出租车、网约车运营管理;开展冰雪旅游市场联合检查和应急演练活动;开通“滑雪直通车”,打通冰雪旅游“最后一公里”。通过利用AI技术和视频图像接入,动态监测重点冰雪旅游场所运营管理和安全情况。支持有条件的冰雪景观景区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游客疏导与服务响应效率,营造安全有序的冰雪旅游环境。
(十四)推行冰雪旅游护航行动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生态环境保护贯穿冰雪旅游发展全流程各环节,严禁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发展冰雪旅游。引导和督促旅行社、导游、景区、星级饭店、民宿等旅游市场主体诚信经营、规范服务,强化行业自律,实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对失信主体按照相关规定予以惩戒。畅通旅游咨询投诉渠道,在重点冰雪旅游场所设置综合服务站,快速受理处置旅游投诉问题。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探索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加强智慧监管,提升实时监测能力,建立“移交—整改—跟踪”问题管理闭环机制,严肃整治假冒伪劣、价格欺诈、强迫购物、不合理低价游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有效维护冰雪旅游市场良好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组织实施
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强化冰雪旅游工作统筹,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合力推动各项任务落细落实。省文化和旅游厅统筹调度全省冰雪旅游资源,引导各地丰富冰雪旅游业态,讲好冬游辽宁冰雪故事,聚力打造大众冰雪温泉体验IP。市、县(市、区)级文化和旅游部门重点做好在地冰雪文化挖掘,开展系列冰雪旅游活动,打造大众冰雪旅游场景,丰富特色冰雪旅游产品,发布冰雪旅游场所开放动态通告,强化冰雪赛事赋能,提升冰雪消费能级。
版权所有:成人电影-色情影片 主办单位:成人电影 辽ICP备07002464号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11号 联系方式:024-24866954
网站地图温馨提示:显示器分辨率1280×768或以上,IE9.0或以上浏览器为最佳显示效果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4